第2422章 乱世当用重典(3/4)
年的内战!
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全面崩溃!工业产值只有一战前的七分之一,农业产值只有战前的三分之一!而且作为红色政权,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欧洲围攻!
斯大胡认定一件事情:苏联想要发展,就要从原来的农业国完成工业国转变,必须要发展重工业!
而且这个过程一定要快!
于是就有了苏联强制集体化,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历史证明:他的这个决策是绝对正确的!但凡是苏联的工业基础再薄弱一点儿他们都熬不过二战,说不定现在俄国人都在讲德语,他走的是当时苏联唯一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是在当时他这么做真的是困难重重面临无限多的阻力。
瞧瞧其余几个人吧:
托洛斯基主张的是‘不断革命论’,经济发展不重要,认为推动世界革命才重要;加米涅夫、布哈林和李可夫都是支持‘新经济政策’,主张温和的经济改革,反对强制集体化;季诺维也夫则是一直忙着推翻斯大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那时候就是一边发展自己制定的政策一边跟这些人进行斗争,关键是这些人都影响力巨大……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搬掉这些绊脚石。
但是搬掉这些‘绊脚石’并不意味着这事儿就这么结束了!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完成工业化都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会打破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牺牲他们的利益!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震惊了全世界:他们的国民收入增加了85%,人均GDP增加79%,工业总产值增加118%!
这种幅度的增长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
但是即使如此,也不是所有苏联人都会满意,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于是站出来各种反对他。
1934年的时候,斯大胡的最忠实支持者、亲密盟友、潜在接班人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被一名叫列昂尼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