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1601章 路变好了(2/4)

第1601章 路变好了(2/4)

共修了21年,修建途中死亡人数超过1.8万,平均每修一公里死9个人,时至今日在科雷马公路沿途发现人类骸骨都不是什么奇怪事。



    为什么修这条路死那么多人?



    整个路程里超过1600公里的区域是绝对的无人区!



    特别是奥伊米亚康那边更是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历史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73°!



    在这样的地方修公路?



    还是1932年?



    难度可可想而知!



    当时他们就是从古拉格劳动营里调动了那里的‘囚犯’过来修路,所以自然也就不会享受到普通修路工人的待遇,结果就是无数人死在修路的过程中。



    关于古拉格劳动营……



    萧鹏的看法只能用黑格尔那句‘存在即合理’来说明。



    和着名的八-三-严-打一样,那也是属于‘乱世用重典’的典型案例。



    苏联在同时期绝对算是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那是因为超严格管理的结果,但是在苏联刚成立的初期绝对不是那样子。



    到处是土匪、强盗。



    甚至发生过电影明星白天拍戏晚上杀人越货的事情,连他们的最高领袖都在回家路上被人持枪抢劫。



    为了稳定治安所以苏联就直接下了狠手,建立了古拉格进行高压管理。



    但是他们的高压管理实在过于高压,进了古拉格就意味着无尽的劳动——最惨的就是送到这边修路的那些。死亡率高的惊人。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条路修了基本上跟没修一样。



    毕竟这里是冻土带,每到夏季土壤解冻道路就成了一摊烂泥。



    如果在夏季走这条路,车子很容易陷入一米多深的烂泥里,有这路跟没这路的感觉差不多。



    那时候的修路技术根本支撑不了冻土道路。



    现在为了方便把萨哈的能源资源运出海外,所以这科雷马公路的东段被重修,使用现代技术重修,南段则被废弃多年。



    不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