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1505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4)

第1505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4)

>

    萧鹏摆了摆手:“行了,有这个事情你们德国人自己不好说。”



    德科拼命点头表示理解。



    萧鹏等人坐在塞纳河边一个露天咖啡厅里看着瓦利德他们当绘画模特。



    左伶帮他点上一根烟看着那边的街头画师道:“你们相信吗?那位半吊子画家当年可是民选总统——他是高票当选德国领袖的。”



    右伶撇撇嘴:“那些选他的德国人肯定会后悔——他们这是选了个什么玩意啊。”



    萧鹏摇头:“不不不,你也不能说当年的德国人选择错误,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一战之后德国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别看现在德国是欧盟核心世界强国,可是一战过后的德国还赶不上现在的非洲国家,用民不聊生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他这还真不是胡说,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而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丧失了732万人口和7.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且还需要赔偿113亿英镑的战争赔款。



    当年的113亿英镑是什么概念?



    就是这么说吧,如果德国人真的偿还了这笔债务,到今天都还不完这笔债。



    一战结束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为了还钱还采用了一个神奇的办法,就是拼命印刷钞票,结果这么做得结果就是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到什么地步呢?



    1921年的时候,一美刀可以兑换64德国马克,而到了1923年,一美刀就可以兑换马克。



    没错,就是四千二百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



    提起天文数字货币人们首先会想起津巴布韦币(原来的,现在加强和龙国合作后采用了新货币,汇率基本稳住),在2008年6月26日津巴布韦币贬值最惨的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千亿兑换美刀!



    当然,如果说货币面值最大的话还是津巴布韦排在第一,毕竟当年魏玛共和国货币最高面值才是‘万亿’,津巴布韦币都到了五百万亿……



    反正那个时候买一杯啤酒都要花个天文数字,整个德国的货币就是废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