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苏联时期的机械设计理念(3/4)
p>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的情怀想想也就罢了,真的骑上了M72?他对这车的所有幻想全部都消失了。
这车简直是摩托车手的噩梦!
当年苏联人在改造宝马R75的时候,为了强调越野性能以适应苏联秋冬季节泥泞的战场环境,直接牺牲了操控和动力性能!甚至连车架都是采用高强度的实心圆钢那叫一个笨重,整车超过六百多,操作起来那叫一个费力!而且这车的减震器直接用了钢制弹簧摩擦套管式设计,好处是几乎不会坏也基本不需要维护不用担心漏油,但是缺点又是牺牲了这车的舒适性。
呃,好吧,这也能理解,毕竟是战争用车,皮实耐用才是硬道理,看看什么苏联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下来的。讲究的就是:成本低,便于生产,可靠性好,适合各种恶劣环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切华而不实经不起实战考验的设计都是耍流氓!皮糙肉厚经得起战争的大量消耗才是合格的军用品!
要什么舒适性!
只可怜了当年驾驶这些摩托车的骑手。
不夸张的说,在这种野外骑三十公里这玩意?比在健身房训练俩小时都累!
关键是颠的萧鹏差点儿把刚吃的饭给吐出来!
萧鹏在那里揉着屁股问尤里道:“尤里,我们还要跑多久?什么时候才能到解放农场啊!”
尤里看起来早就适应了这种颠簸,他对萧鹏道:“其实我们刚才就到了,准确的说,这里大概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都属于当年的解放农庄!”
“多少?”萧鹏听后吃了一惊:“两万平方公里?”
这都比北都的面积都大了,结果只是一个农庄?
尤里解释道:“曾经的解放农庄是前苏联最大的农庄,包括科伊达村那只不过是原来解放农庄一个生产队的居住点而已。曾经这里生活着七八万人,现在呢?几百人。而且你也看到了,几乎都是老人,连孩子都不多。今后这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