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新能源三轮车也算新能源?(2/4)
那时候苏联都是计划经济,造什么车不是车厂说的算,一直到1959年才稍微提高了小型民用车生产比例,而这个比例一直到苏联解体都没变过。
这就导致哪怕是勋总时期老百姓收入高了想买车都买不到。
有个很经典的苏联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苏联人去买车,交完钱后店员告诉他:哦,你十年后来取车就行。那个苏联人听后点点头反问道:是十年后的上午还是下午?店员好奇:这都排到十年后了你怎么还在乎上午下午?
那个苏联人告诉店员:十年后的上午我买的电视机就到了。
至于那边的农用机械也是这样的情况。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什么履带式拖拉机重型拖拉机都有,可是轻型的呢?只有那像是除草机一样的小手扶拖拉机……
苏联人最擅长的就是生产需求性产品。
还是用车和拖拉机做例子:他们生产的超重型拖拉机真的很牛X,至于生产的超重型特种车辆那放到今天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那一拨。
明斯克汽车厂生产的玛兹系列重卡,拥有超强越野能力,坦克都走不了的路他都能走,零下五十度都能正常启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设计生产的MAZ-543,到了今天还是很多国家的主要导弹发射车!
关键是到现在这个星球上能超过那车的重卡都没多少台。
拖拉机方面也是如此——从二战时期,苏联的炮兵和拖拉机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那一辆辆重型履带式拖拉机拉着大炮轰开的柏林大门。咱们龙国的拖拉机也是走的苏联体系。
但是说到轻型拖拉机?
唉,看着这边人用着那种还不如除草机的手扶拖拉机,真不知道该怎么吐槽好。
汽车制造业永远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核心,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一贯风格,偏科过于严重。
现在在民用汽车、轻型农业机械方面,他们真的要从头开始。
萧鹏决定不打击亚历山大吐槽他们的汽车产业了,他挠了挠头道:“充一次电能跑五十公里?这能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