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好政策遇到的大难题(1/4)
有一说一,农民都是很固执的,尤其是在耕种方面,他们更喜欢相信自己的经验,对新技术新科技接受都是比较慢的。
事实上上面那句话说的也是戴着有色眼镜的说法。
基本上任何一个人如果被旁人在他的专业领域提出异议的时候都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只不过农民群体对这一点儿体现的尤为强烈而已。
举个简单例子:就好像禁止焚烧秸秆这个问题。早些年无数农民反对,为什么现在的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大多时候只有一些从不务农的人在那里振臂高呼提出反对。
这是因为人们发现,秸秆粉碎之后用深松整地机把土壤深松到三十公分深度把秸秆和土壤充分搅拌在一起,再通过耙地机把大块土壤打碎后齐陇、镇压后,就可以直接让土地进入备播的状态,而且秸秆会腐化变成有机肥近一步提高土地增肥的作用减少化肥使用量,在东北地区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还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秸秆经济作用的开发近一步解决了禁烧秸秆带来的问题。
虽然确实不如原来焚烧秸秆简便,但是综合一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当农民亲眼看到了这里的好处后也从反对到慢慢支持。
而萧鹏说的‘小改大’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这里的耕地资源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地处丘陵地带合适的农田并不多,基本上到处都是‘巴掌田’‘斗笠田’,耕地细碎是普遍现象。所谓的‘小改大’就是把这些农田变成成方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小田变大田’化零为整采用集中耕作的方式向土地要产量。
今年同样遇到了干旱,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薛家坡那边的农田长得参差不齐,杨丰国这边却没受什么影响。这就是因为他那边都是高标准大农田。
萧鹏道:“你四大爷当时那边也都是小田块,他搞下来之后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把原来八百多块不规则的小田块整合成了二百九十四块大田块,平均每块六亩地。农田和农田之间建设了三米半宽的高标农田机耕路,机械化作业机械下田都是畅通无阻的,而薛家坡那边呢?都是一米宽的小田埂,机械怎么进得去?”
“再看看你四大爷那边,建了灌溉站还建了连接所有耕地的防晒水渠。每块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