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理学已为显学了(3/5)

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理学已为显学了(3/5)

  章越没有学王安石那般写个《三经新义》,《字说》作为以后变法治国的最高理论指导。

    但他也未向朝野流露出用二程的理学,作为他下野后的治国之‘义’。

    尽管章越现在让程颐作为皇六子的讲师,用程颢作为太学祭酒,还有杨时,吕大临,游酢等程颐弟子出任太学的直讲。

    他本来是想用理学,气学学说修补王安石的新学,没料到现在太学中理学昌盛,不少太学生对二程的学说顶礼膜拜,这倒是大出章越意料。

    尽管章越一直认为理学在躬践上有问题,理学能够在历史上兴盛五百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所在。

    章越道:“明道先生,朝廷已不再用‘一道德’之法,疏导天下之经义归于一。”

    “我为政的主张是明明德!”

    程颢放下筷子正色道:“明明德出自太学,这也是程某认同的地方。”

    章越道:“明明德,不同于荆公的‘一道德’。如果将来理学为朝堂上的显学,章某可以提倡和弘扬理学的思想,但我不会压制其他的学说。”

    程颢道:“所以程某为太学祭酒以来,无论是横渠先生的气学,还是荆公的新学都在太学里可以一起讲,形成一个包容并蓄的学风。”

    “不过程某有一事不明,以章公经术上的造诣,何不自己立一个学说,规引于太学生!”

    章越笑道:“你是说我也学荆公新学那般,弄个建公新学或是章氏新学?”

    程颢笑道:“未尝不可。”

    章越摆了摆手道:“我没有这个打算。”

    “天道势如张弓,当你有意识地越提倡什么,那么就会有另一个力量,将他往相反的方向走。”

    章越感慨,王安石的新学就是这般。

    为什么新学最后失传?甚至连三经新义和字说,都只留下只言片语流传到后世中。

    作为一个当时的‘显学’,还是朝廷大力推举的,绝不至于如此啊。

    原因就是‘荆公新学’用力过猛了。就好比老师父母老是反复与你讲一个道理时,孩子反而会生出一个逆反心理来。

    所以老子说过了要‘绝圣弃智’,当你崇拜哪一位圣人,迷信哪一本书的时候,你思想的主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