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局势(3/6)

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局势(3/6)

、东尽沧州泥沽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

    不少人称河北塘泊防线至少可以抵上百万大军。

    此话虽然夸张,但辽国骑兵南下抄掠时,塘泊可以起到阻碍作用,同时给予百姓一个躲避的地方。

    塘泊防线废弛后演变为白洋淀和文安洼。

    不过塘泊这样人工设施不进行维护是不行的,宋徽宗时因塘泊干涸,不愿不复开浚。官司百姓为了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加上黄河泛滥,从此塘泊防线在金兵南下时形同虚实。

    宋徽宗时看起来丰亨豫大,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无论是塘泊还是保甲,都是需要花钱维护的,徽宗时根本没有采取这个打算。

    此外曾布还主张继续维护榆塞。

    在没有塘泊的地方,宋军就是种植榆木为塞,阻碍辽军骑兵南下。历史上童贯为了出兵辽国,嫌弃榆塞太麻烦了,就命人砍掉了。

    不过这些年禁止不严,时常有百姓偷偷砍伐的现象。

    章越虽认为榆塞没什么大用,但汴京风沙天太恐怖。

    植树造林护风沙也是有用的。

    所以为相后就下令严禁百姓砍伐,并继续扩建榆塞的范围。

    ……

    大名府知府陈襄病逝任上后,章越改任章衡知大名府。

    章衡曾出使过辽国一手箭术技惊四座,又主张北伐收取山后八州。这次章衡知大名府,作为河北四路中枢坐镇。

    章衡到任后提议于河北重地修建壅城,也就是于城门外再建一小城,用以遮蔽城门之用。

    同时章衡提议在密州增设水军,可以渡海袭击。

    最后章衡还上疏要‘以兵为城,以心为兵’。

    河北素来兵精而将勇,昔上谷的静塞军,雄州的骁犍军,常山的厅子军都是精锐,足以与辽军铁骑野战。同时动员乡兵,发动民心,让河北百姓以守土有责的态度。

    王安石保甲法下,河北乡兵确有训练。

    章越虽改保甲法,废保马法,但对陕西,河北两地仍是沿用王安石重视保甲的策略。

    虽不采用上番的策略,但一直有派熟悉兵事的官员至河北隔三差五地检阅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