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针锋相对(3/5)

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针锋相对(3/5)

统和四年起,高丽与辽战争一共打了三场,辽国虽国力碾压高丽,但打得并不轻松。前两次都是惨胜,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索性被高丽给打败了。

    这一战辽国诸多大将阵亡,十万精锐辽军(天云军,皮室军)只剩数千人逃得性命。

    之后辽与高丽议和,但辽国仍在鸭绿江以东建保州城威胁高丽,高丽建千里长城防备契丹。

    在辽与高丽三次征战之前,高丽为了对抗契丹一直奉行越海事宋的政策。

    但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后,辽国开始第二次攻打高丽前,宋朝这时候已是转向中立。

    此后辽国还欲借宋军征讨高丽,当时是皇太后刘娥当政,她还打算同意,结果遭到宰相吕夷简的反对才作罢。

    第三次战争后,高丽停用宋朝年号,接受了辽国年号。因换了宗主国,高丽与宋邦交几乎断绝。

    此后高丽几乎不再朝贡宋朝,一直到了到了熙宁四年高丽国主派民官侍郎金悌入贡宋朝,之后连续四度来宋朝朝贡。

    陈睦道:“这高丽自称承高句丽之名。”

    “我听说高丽与辽使有一段往来,辽使语高丽使,汝乃新罗地,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

    高丽使反驳道,非也,我国即高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且鸭绿江内外,也我境内。”

    “其实高句丽早已为唐所灭,国人大多俘至中国,现在不过是新罗种,亦自称高丽。”

    “不过富郑公言,高丽自谓夷、齐之后,三韩旧邦,诗书礼义之风,不减中国。契丹用兵,力制高丽;高丽亦力战,后不得已而臣之。”

    蔡卞问道:“为何几十年高丽主动与中国往来呢?”

    陈睦道:“高丽国主王徽对中国亲善。据说王徽时常诵令《华严经》,祈愿来世生在中国。有一次王徽做梦到汴京看灯,还写下一首诗,上元夜梦至汴京观灯,还遍问使者自己梦中的情景是否与汴京相同。”

    “甚至高丽朝廷还有不少本朝官员出仕,譬如皇佑四年六月,宋进士张廷投高丽。高丽国主很欣赏他将对方与乐毅、陆机及二谢三张相比,随即授其为秘书郎。”

    “我使高丽时,听说本朝先后十五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