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辽国的转变(2/5)

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辽国的转变(2/5)

疲民,那天下则无富人只有贫民。则不仅民穷国亦不富。若从上到下排之,就好似一个倒过来的钉子。”

    “反之天下最好的,莫过于第一等人钱少,第二等人钱多,第三等人钱少。这就好似一个纺锤般。”

    “而从古至今,民生疾苦,即离不开兼并,贫富不均。那就是第一等人钱多,第二等钱少,第三等人无钱。此等就如同一个倒过来的三角。”

    “每每国家之困,都是第二等人滑落为第三等人。譬如耕农被迫卖田,小商贩破产,工匠失业,士人心怀怨怼。”

    “熙宁新政欲破兼并,然地方官吏害此四民,使工商不振。臣不忍于此。”

    官家闻言叹息道:“此根本到底在哪?”

    章越道:“陛下,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不足。”

    封建社会的经济问题,可以粗鲁地归结于生产力不足,封建社会以后的经济问题,则归结于生产力过剩。

    一个生产力不足时,中产阶级不愿意生产,不愿意生产就是要解放生产力;一个生产力过剩,则是中产阶级无钱消费。无钱消费就要政府介入实行财富再分配。

    北宋面临就是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解放生产力?

    一个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农民只有人身依附,这样生产力就不能解决。

    只有生产者生产出的钱,能多数属于自己的时候,才能积极地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章越道:“寒门四民生产好容易出头了,官吏剥削一层,豪族则剥削一层,这便是病。”

    “家里稍有些钱财,便被人盯上,当作肥羊来宰了。这不是人心败坏,而是世情如此。一个地方,别说县令等正官,一名胥吏随手便可使一户百姓家破人亡。”

    “所以稍有家资,唯有依附豪族或胥吏。”

    官家道:“如何解之?”

    章越道:“此病乃沉疴,唯有细细解之。若陛下要责效,唯有先伐党项,辽国,再回过头来革除积弊。”

    官家道:“耶律乙辛奔宋也是卿所谋之一。”

    章越道:“陛下恕罪,此事并臣不禀陛下,而是耶律乙辛奔宋之事,臣也不敢说是十拿九稳,臣一直以为只有三成可能,故而抱着一试之态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