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5/7)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5/7)

才传入中国。

    不过宋朝比欧洲人强,同时代的欧洲人,还一直认为棉花是一种绵羊长在树上的东西。如今宋朝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印度和波斯。

    但以后应该都不是宋朝规模化棉纺织业的对手。

    咱们一向擅长干将价格打下来的事。

    熙河路要将原棉从各地输入,就必须利用从洮河,湟水至黄河的水道,攻取了兰州后,就获得了一个中转的枢纽。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打通河西走廊,攻取凉州,真正地联通西域,才能让宋朝的货物真正抵达西域商人的手中,同时也断绝了党项的通商之利。

    以后丝绸和棉布(贝吉布)都是大宋通行西域的硬通货,以此重开丝绸之路。

    官家看了章越计划,以棉田之利诱生番下山编户齐民,是可以增加熙河路的丁口税赋,同时从中募得民役和兵卒,这些在日后攻凉州时都能派上用场。

    官家一看便觉得此案可行,不过……就是费时间。

    同时官家又看下去,章越对熙河路及整个秦凤路进行税制改革,杜绝减少其中地方胥吏的加耗,达到既利民又富国的目的。

    对官家而言,章越的两条计策不是说不好,但共同缺点就是‘缓’。

    章越道:“对朝廷而言,攻凉州是目的,改制不过是手段。”

    “然对臣而言,改制才是目的,攻凉州不过是手段罢了。”

    “臣是要以攻打凉州为目的,对熙河路及秦凤路进行改制,使之上下一新。”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啥?

    富国强兵,均贫富,抑兼并。王安石变法后来提出‘调一天下’,但是太泛了。

    章越则就是伐党项。

    通过伐党项来对内进行改制。如今从伐党项到细化至攻凉州,再对熙河路进行改制。

    章越道:“陛下,纵观历朝历代,但凡中原王朝初起数十年,无不君明臣贤,力求对外扩张,然之后几十年当扩张达到顶点之后,君王大臣便开始守成,重用制度,求于缓和。”

    “又经几十年便积弊丛生,对内寻求改革。但这改革自新,改得不好似如王莽一般,立即亡国亡天下,若改得好的,似本朝熙宁这般,也不过延十数年数十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