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3/7)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3/7)


    章越也是这般,永远是要以斗争来求团结。朝堂上群相哪个没有矛盾,自己与天子也经常有矛盾,这都是无可避免的。

    只要处理成本比较大的时候,大家都会相对忍着。

    章越道:“老师,学生打算在秦凤路设棉业之商号。”

    王珪问道:“是怎么一个章程?”

    章越道:“如今朝廷在陕西各路推广种植棉花,百姓都是将棉花与粮食套种,比如种五亩高粱夹杂种一亩棉花,因种棉可以抵税,朝廷的收购的价钱还不错,故而百姓还是喜之。”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正因为种植棉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此无法形成规模,我打算设以商号办此事。不过陕西各路的闲田很少,几乎都已被开垦殆尽。”

    王珪笑道:“是啊,俗话说得好荒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百姓开耕荒田,自己要先备足一年的粮,吃上一年,次年才有收成。若荒田做熟田,后来又易被当地大户伙同官府争去,故而百姓都不爱垦荒。”

    王珪说着,章越附和地笑了。

    “不说荒田了,经商也一样。但凡有利润的事,就一定会被人盯上。”

    “所以屯垦棉田之事还是朝廷为之,似棉花纺出的贝吉布,以后更胜过丝绢,那就是税赋。”

    布匹就是天然的货币,比如朝廷缴税都是以绢代替。

    王珪问道:“去哪里找闲田呢?”

    章越道:“各路之中唯独熙河路到处都是闲田。”

    王珪问道:“开垦荒田需要人手,人手从何而来。”

    章越道:“人手更足,熟番已是教作耕种,至于生番可以让熟番以利诱之,让他们下山。”

    “只要他们下山便可授棉田耕种,朝廷既获得了颇为廉价的劳力,也可更进一步地编户齐民。”

    王珪道:“这倒是一个好生意。”

    章越道:“我准备在熙河路依法如交引所设计,办一个棉业商号,以股份为计。还是如以前故事。”

    王珪每年从交引所,熙河路交引所股份拿的分红都赶得上他当宰相收入,这都是他日后的养老金。

    现在又添一个棉业商号,他自是乐意。

    王珪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