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四百八十三章 有想法的韩绛(2/3)

四百八十三章 有想法的韩绛(2/3)

而久之券都到了富人手中。韩绛知蜀第一件事便是废旧券,行新券,不使富民得利。章越起身道:“是下官目光短浅了。”韩绛示意章越坐下,然后对吴充道:“令婿是可用之才,我想起当年使河北时,路遇一对父子欲为衙前役,父对子说,若是我死了,咱们家就不是双丁户,可免去你为衙前受风雪冻饿之苦了。说完其父投河自尽,其子在旁嚎哭,此为我在道旁亲眼所见。”“我使江南时,曾见江南有百姓将其祖母嫁人,与母分居之法以避衙前之举,此实大逆不道也。更有不少地方,贫民鬻田给官户,田归免役之家,降其户等,使其差役尽归原先同等之户。”“冲卿,我知蜀之前曾与令婿言之,言天下最坏莫过于衙前州役,此实在是害民无数。”“我问他如何更易之,令婿与我道可用免役之法,量民之户等随赋均取,还以禄仕于公之人,此法有致君泽民之意,我在川蜀曾于一县尝试行之,让百姓出钱雇衙前赴役,百姓皆称其便。”“但来京之后却可惜了……”吴充道:“哦,敢问此法为何不推行呢?”韩绛叹道:“此番我就任三司使,曾与司马君实等谏官言之我在蜀中推行的此法,司马君实却当着众人的面讥我,说如今衙前手掌官物,败失者破万金之产,怎么可能为了千五百钱,两斛之谷而来应役?”“左右官员皆是附司马君实。本司也是无法,只好作罢。”章越听了觉得很奇怪,因为司马光也曾建议废除衙前,他曾向仁宗提议要衙前募人而为之,但为何韩绛提出时便遭到他的反对。章越感觉司马光这人非常的矛盾。在王安石与司马光决裂之前,二人政见其实都差不多,但决裂之后,简直可以用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来形容。吴充又劝韩绛上疏言免役法之事,韩绛摇头道:“若司马君实不肯,此事不可为之,暂且缓一缓。”章越心想,就算明知不成,也先上疏让官家与百官知道免役法的存在,若能进行讨论,也是比什么话都不说来得强。不过韩绛没有答允,不愿与司马光撕破脸,故而此事最终没成。章越见此感叹,难怪历史上朱熹曾评论韩绛与王安石,说韩绛要变变不成,到了王荆公作了参政,一变就变了。不过韩绛也难能可贵,比起吕公著,吕公弼兄弟。韩绛作为世家子弟出身,不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是一心想要变法改革,这在官宦世家之中已经很难得了。但话说回来,唯有不近人情之人,才能办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