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百五十八章 见面(3/6)

一百五十八章 见面(3/6)

放之情。李觏目视众学生们道:“再诵一首蜀道难吧!”“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章越但见不少老生举袖试泪,对于这些人而言可能是‘毕业’在即吧。章越想起以往读书时光阴,偏偏令自己印象最深都是运动会,朗诵比赛,社会实践这些,往往就是当时觉得很无意义的小事。至于妹子?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青春就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在众人的吟诵声,章越感觉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结束了太学的第一年学业,渡过了菜鸟期。公试之后,即到了年关,对于章越这些太学生们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祭灶。太学生腊月二十四清晨祭灶。各斋要各自祭灶。斋长刘几与众人摆上灶糖,甜酒,这些是必备的,此外还有三道果盘,大枣、荔枝、蓼花糖。这大枣、荔枝、蓼花糖是重中之重,为何?为了取了好彩头。因为枣荔蓼等于早离了。考不中进士,就得老死于太学,故而人人都盼‘早离了’。大枣易得,至于荔枝则是用蜜饯或荔枝干来代替。蓼花糖,则是将糯米磨成粉,用热水烫软,加糖加油,揉成粉团,切成长条,用麦芽糖挂浆,撒上芝麻,粘上青红丝,最后过油一炸。捞出来,又酥又脆,就像蓼花的花穗,故名为蓼花糖。祭灶后,第一学年就真的结束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公试成绩,章越诗赋得了‘平’,至于经义得了‘优’,最后结合于行艺和在籍。章越得了一个‘中’。不仅保住了太学生的资格,还有进一步的可能……京城中一处宅邸里。“三字诗的作者不过一位十三岁的少年,即便他如今是太学生,也绝无此事,难怪陈公迟迟不与爹爹说此诗何人所为?必是窃名所作。”但见一名少年气呼呼地言道。一旁一名黑胖的男子微微笑着,并没有接话那少年对黑胖男子道:“叔父,你如何说?”黑胖男子笑道:“见贤思齐,见不贤也可思齐,獐边者未必是鹿啊。”少年闻言道:“叔父又拿侄儿年少的事来调侃。”黑胖男子笑道:“就许你十三岁时写有万字策言,就不许十二岁的少年作此三字诗?”少年想了想道:“叔父见教的是,但平心而论叔父真信此诗是十三岁少年所作?当初爹爹在舒州赞此诗可收圣人教化之功,众人皆以为是积年老儒所为之。但如今却传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