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四姐的去向(1/3)
县太爷收到消息后,便赶紧带着衙门里的人等在了城门口。
此时,看到张平安一行人进城,热情的犹如见到了再生父母似的。
“翁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咱们还是先到驿馆再说吧”,张平安摆摆手,示意对方不用多礼。
“也好!”武山县如今的父母官翁大人是个知情识趣的。
立刻又吩咐了人铜锣开道,亲自领着众人去了驿馆。
这样的排场在经历过乱世,新朝建立后,已经很少有了。
翁大人年约四十左右,年纪有些大,但精神头还不错,和谭耀麒也是旧识了。
一路都在找话题,是以并不冷场。
对于张平安和刘三郎两人,他的重点更多是放在了张平安身上。
两人都是文官,打交道的地方多。
对于张家的情况他也早就打听清楚。
寒暄过后,没等张平安问,便将县中情况细细数来。
“多亏圣上英明啊,一统了天下,才有老百姓如今的好日子过,就是这恢复往日的繁荣恐怕还得一段时日,不是一朝一夕可为的,呐,大人您看,这就是您从前就读的书院,以前咱们县城是鱼米之乡,老百姓富裕,四座书院都能好好的,如今啊,却只两家都将将勉强了”,翁大人边说边指着远处絮叨道。
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
“翁大人说的还在的两所书院就是白鹿书院和青松书院了”,谭耀麒帮着解释道,“这两家书院前两年修缮过,现在和原来看起来差不多了,没什么变化,至于金桂和文竹,没有学生,都倒了!”
“百姓衣食不丰,读书的人自然就少了,现在书院和以前也不一样了,为了扩大生源,还特意开了蒙童班”,翁大人叹息道。
然后接着笑道:“不过,终归读书才是出路,有底蕴的人家还是会送孩子去读书的,下官前些日子巡视书院的时候,还碰到了大人以前的一位同乡,姓罗,如今就正在书院做蒙师呢!”
“姓罗?”张平安心念一动,“莫非是罗家村的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