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端倪革武学(1/4)
徐光祚依言起身,却依旧垂首躬身,姿态恭谨至极:“臣愚昧,然览诸报疏,痛感至深者有三:其一,九边烽燧时有告急,然能战之将、敢战之兵,捉襟见肘,良将难求如渴骥奔泉!臣记得,当初山东王堂聚啸山林,陛下欲亲征,群臣阻拦,后鞑靼侵边,诸臣苦于没有良将,正是如此。其二,京卫乃祖宗所设,拱卫神京,然积弊丛生,武备之弛,竟已至不堪驱使之地步!其三……”他顿了顿,声音更沉,“武学之设,本为储将养兵之摇篮,而今形同虚设,几成勋贵膏粱子弟混迹资历、糜费国帑之渊薮!此三者,皆动摇国本之痼疾!臣……臣每思及此,痛彻心髓!深愧世受国恩,尸位素餐,不能为君父分忧于万一!”说到最后,声音已带哽咽。
接着他缓缓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似乎是一种痛定思痛后的赤诚与近乎悲壮的觉悟。暖阁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毛纪、王琼等人皆被徐光祚这番剖白震住,这绝非寻常的请罪套话,字字句句,皆如重锤敲在武学弊政的核心之上!
张仑更是瞳孔微缩,难以置信地看着徐光祚。徐光祚府上子侄,难道不也在武学挂名?他此刻如此痛斥“勋贵膏粱子弟”,竟是连自身也一并骂了进去?这姿态……放得太低了!低得令人心惊!
朱厚照脸上那丝玩味的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郑重。他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定国公能有此痛切之悟,朕心甚慰!京卫武学积弊,如沉疴缠身,非以猛药,不能去其痼疾!非有担当之重臣,不能膺此重任!朕意已决——”他声音陡然拔高,“即日起,革故鼎新,整饬京卫武学!擢定国公徐光祚,总领其事!许其专断、专奏之权!凡武学内外,员额、廪饩、教习、章程,一应事务,皆由其厘定处置!凡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者,无论品秩勋阶,皆可参劾拿问。”
“嘶——!” 朱厚照的话如同九天惊雷,在暖阁中炸响!
饶是毛纪、王琼这等老成谋国的重臣,也被这石破天惊的任命震得脑中嗡鸣,几乎失态
王宪手中的茶盏“哐当”一声失手跌落,滚热的茶汤泼洒在名贵的紫绒地毯上,迅速洇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