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25章 壁垒太厚了(2/7)

第125章 壁垒太厚了(2/7)

分,分高的就是标准完整、容易复现的;分低的,就是风险高、需要特别小心的。”

    一边说,一个简洁清晰的表格就出现在纸上。

    这时,马进凑了过来,低头扫了一眼草表,提出疑问:

    “我有个问题。你这个评分法,现在主要看的是流程清不清楚、能不能复用。”

    “但咱们要是想把这套卡做成可推广的模型,光靠流程不够,实际加工的结果也得算进去。”

    “比如尺寸误差、成品合格率这些指标,如果不纳进来,就可能出现流程虽然标准化了,结果却还是出毛病的情况。”

    郭安礼一听,啪地一拍脑门:“对!你不说我都忘了这茬!”

    说着,他拿笔在评分表最后加了一栏,写上:

    “实物验证记录”。

    并在备注栏标明:“是否附带尺寸/形位/缺陷等成品检验资料。”

    马进见状,又补了一句:

    “最好再注明‘是否为批次抽检’还是‘逐件全检’,不然光看数据也不知道稳不稳。”

    “这类‘结果字段’,日后搞加工数据比对、做经验总结都有用。”

    郭安礼边听边点头,飞快地在旁边记下补充。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纸上的表格越画越细、越写越全。

    ……

    卧槽!

    陈露阳傻呵呵的站在旁边,发现自己根本插不进去他们的世界。

    大一和大三的壁垒这么厚的么?!

    他最初设计工艺卡,单纯就是为了突出“产教结合”的路子,把技校的成绩亮出来!

    同时在中间讨个巧,

    把几个技校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亮出来,供其他学校参考,

    好让大家少踩坑、少报废,把零件的成品率提上去。

    可是哪想到同样是卡片,

    在马进和郭安礼看来,竟然能拆出“流程字段”“结果变量”,做成一整套拟合标准、提炼路径的“工艺数据体系”!

    眼看那张草纸上的评分框架越写越细,

    从原先的控制力强弱,延展到了信息完整性、实物验证、可推广指标……

    一个“工艺流程可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