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公权私权齐并进,才能实现大共享(2/4)
。
去武津县的路上,坐在官轿中的朱府尹对时政有所思绪,他想到:特权和公权往往打着平均财富的幌子,肆意践踏私有权力,挤压自我意志的存在空间,这是专制强权惯用的伎俩。
特权和公权高喊平均财富的口号,实际在做打击和压制私权的事实。
然而,人类真正的进步却是压缩特权和公权,强化人权和私权,最终达成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施放出人性中的善良意识,只有人性中的善意得到充分施放,人类才能前步。
朱宦臣坐在轿中断断续续地想着:人性本身就存在善恶意识,那么怎样扬善抑恶,将互爱友善发挥出来,将人性的本恶压制下去,将人性的本善扬起来,才是正确认识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根本。
人类拥有权力是与责任和义务不可分割的。
衡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的重要标准就是你拥有多少权力就应当分担多少责任和义务。
人类的生命价值在于人类具有智慧,而正是因为人类具有智慧,才产生权力拥有与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权力本身是稀缺性资源,具有特殊性和狭隘性,具有非对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权力本身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必然手段,是保障公共体系和集体组织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有约束力的普遍化能力。
权力的属性是公共产品。来自公共意识、公共价值和自我意识。但权力归根结底来自私欲,来自欲望,是私欲集聚理性分割出来转让给公共意识、公共价值的公共产品。
权力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是当权力占有公共意识、公共价值之后,权力有了分配和享有利益之后,权力就拥有无限价值了。
当权力去履行责任和义务时,约束力和控制力就只有权力说了算了。
公共权力就完全站在责任与义务之上了。
责任与义务也来自私有意识和私有价值,也就是私有权力。
因为责任与义务产生在自我行为之上。
那么拥有权力等同于同时拥有公共权力和私有权力。